江泽慧教授考察国际竹藤组织园建设进展
江泽慧教授考察国际竹藤组织园建设进展

国际竹藤组织(INBAR)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
3月30日,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花卉协会会长、国际竹藤组织(INBAR)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,亲赴北京世园会园区,视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国际竹藤组织园。国际竹藤组织秘书处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、中国花卉协会秘书处有关领导陪同考察。
江泽慧教授在施工现场听取了施工负责人关于INBAR园园区规划、场馆搭建以及展陈设计等施工进展的汇报,并就园区规划、室内布展、工期推进等提出指导性意见。她指出,北京世园会是向世界展示竹藤魅力的重要平台,INBAR园的主体竹建筑将成为世园会的亮点建筑;INBAR园的馆内空间应合理分布,从色彩和形式等多角度、多方位展示竹藤与人居、竹藤与花卉园艺的密切关系;INBAR园的馆外园区绿化应充分发挥绿竹在园林园艺中的独特作用,不仅要多植竹,还要考虑竹与其他植被、花卉的有机结合,营造和谐的竹藤生态环境。

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博士
身为INBAR董事会联合主席,江泽慧教授十分关心INBAR园的筹备和建设。在她的亲切关怀和积极推动下,国际竹藤组织曾先后在2013年西安世园会和2014年青岛世园会建设国际竹藤组织园,向世界展示了竹藤在花卉园艺和人居环境中的潜力,提高了公众对竹藤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贡献的认识。
北京世园会INBAR园以“创意竹藤 五洲风景”为主题,在3000多平米的园区建造出自意大利设计师的主体竹建筑,目前已初具规模:展馆空间亮相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下,花园绿地沿拱脚向屋顶蔓延,建筑、竹构、竹景观浑然一体,形成灵动的明眸,堪称世园会的“竹之眼”。整个建筑融合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,充分展现了传统圆竹艺术之美和现代竹材结构之美,是对竹建筑和竹文化的最好表达。
据2017年出版的《世界竹藤名录》,全世界共有竹种1642种,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亚非拉国家。中国是举世闻名的“竹子王国”,竹子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据悉,INBAR展园将展示近20余种景观竹种,有人们熟悉的早园竹、斑竹、地被竹、紫竹、龟甲竹等,也有巨龙竹、金镶玉、黄竿乌哺鸡竹、罗汉竹、圣音竹、孝顺竹等专门为本次展会引进的特别竹种。相信INBAR园的竹林景观将成为本届世园会观竹、赏竹的最佳去处。